close
二十世紀的新傳播科技,總是普羅大眾率先使用,文化人起初未摸清底細及可能出現的影響,往往抱�存疑的態度。第二階段,新科技愈來愈盛行,開始淘汰舊有的溝通模式,文化人便起而抗拒,繼而警告、批評乃至抨擊,蔚成風氣。第三階段,部分文化人逆主流擁抱新科技,力撐新科技可以帶來人類更大的幸福進步。電腦、互聯網、智能手機,都分別經過這三個階段。這些年,對電腦和互聯網的指責,無日無之。它令人變得膚淺,人把記憶外判給互聯網,沉迷網上遊戲、耗費光陰在社交網站無聊的閒聊。互聯網帶來網上欺凌、詐騙、監視、偷窺。互聯網逐漸侵蝕主流新聞媒體、視頻取代電影,盜版成風,令高雅文化更難立足。普羅大眾則「娛樂至死」。紅顏禍水政府藉互聯網變成「大阿哥」,個人私隱岌岌可危,增加了政府、大企業資本主義(corporatecapitalism)對個人的控制……這些指責,都不無道理。電子新科技並不是「女神」,而是「紅顏禍水」(femme fatale)。最新為電腦和互聯網平反的著作是奇里夫湯遜(Clive Thompson)去年出版的《比你預想的聰明》(Smarter Than You Think:How Technology Is Changing Our Minds forthe Better )。這個書名令占飛想起《小熊維尼》(Winnie-the-Pooh )一句名言:「答應我,你要時刻記住:你比自以為的勇敢,比外表強大,比你預想的聰明。」(Promise me you'll alwaysremember: You're braver than you believe, andstronger than you seem, and smarter than youthink.迷利倉)這句話,《小熊維尼》的作者A.A.Milne在不同著作中反覆地說,已經成為父母鼓勵孩子的金句。湯遜是否引用之為書名則無從稽考。湯遜是加拿大人,1980 年代在多倫多大學就讀,之後往美國當科技記者。二戰後,加拿大出了幾名專注研究傳播科技對人類和社會的影響的學者。最出名的當然是麥魯恆(MarshallMcLuhan)。此外,高樂格迷你倉ArthurKroker)、殷歷斯(Harold Innis)和格蘭(George Grant)都有不少獨到的論述,只是不大為世人所識而已。高樂格甚至認為:關注新傳播科技,是「加拿大心智」(theCanadian Mind)的特色。加拿大人對科技的態度,異於美國人(以及香港人?)的實用主義、唯新是尚;亦有別於歐洲人對科技的懷疑主義(skepticism)。高樂格說過:「加拿大對北美洲思想最主要的貢獻,是一個高度原創、全面和滔滔雄辯的關於科技的論述(highly original, comprehensive, andeloquent discourse on technology)。」湯遜可謂繼承這個「加拿大心智」的傳統。其書的副題是:科技如何增進我們的「心智」。以記憶為例,記憶從來都是集體的、社會的。個人往往只有零碎、片段的記憶,你還記得孩童時的銅鑼灣是什麼樣子的嗎?恐怕相當模糊了。但你上網,可以找到不少當日銅鑼灣的照片、描寫,補充你的記憶。互聯網令建構一個城市、一處地方的集體記憶,變得唾手可得。社交網站亦方便你和舊相識重溫和建構你的舊日回憶。不朽人生通過拍照、錄音、拍攝視頻、發推特、WhatsApp、寫面書,我們可以把每天的生活巨細無遺地記錄下來。昔日最勤力的日記家(diarist)也無法相比。我們不用害怕忘記自己的過去,也不用害怕子孫不認識自己,因為隨時可在電腦和互聯網上找回資料。在電腦和互聯網的時代,任何人都可以不朽。博客、社交網站等等,亦會增加人對「環境的認知」(ambient awareness),得悉其他人的生活狀況、思想、感情、真正的民意、民情,而不用被有立場的主流傳媒蒙蔽或牽�鼻子走。在影像抬頭,文字開始式微的時代,博客、WhatsApp等令我們閱讀和書寫更多短訊、短文甚至長文。我們更踴躍的發表意見、抒發感情,得到更多相識或陌生人的回應,無論是贊成或反對,這些回應都會令城市人更深切的思考個人的立場,令城市人覺得自己不是孤島。宅男宅女名副其實的「足不出門,能知天下事」。這還不是增進我們的「心智」,什麼才是?撰文︰占飛jimfly@hkej.com自存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