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信息來源於四川新聞網 / Cited from .newssc.org/打造“旅遊總樞紐、都市後花園、開放新窗口”??□本報記者 羅向明2月7日,迷你倉都江堰市盤點春節“黃金周”旅遊業成果:核心景區“青城山-都江堰”共接待33.56萬遊客。盡管這個數字較去年增長了30%,但與景區在業界的地位及知名度比較起來,仍難掩尷尬??遊客接待量甚至不及成都周邊一些古鎮。這也暴露出以旅遊立市的都江堰面臨的最大問題:觀光過路有餘、休閒度假不足、旅遊季節性突出,冬季旅遊呈現短板。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都江堰,如何彌補短板?新年伊始,一場深度的改革轉型探索在都江堰悄然拉開帷幕。目標:領銜成都休閒度假產業在成都大學城鄉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建瓴看來,成都產業西進,最現實路徑就是沿八百里青城山區域,大力發展旅遊休閒度假產業。“都江堰憑借現有基礎,有可能成為成都‘產業西進’的主角,領銜成都未來最新一輪發展。”而年前爆出的成都將建7大衛星城的消息,似乎也印證了這種可能性。作為三圈層中僅有的兩個衛星城之一,都江堰擔當起成都旅遊休閒、娛樂度假的功能將更加明確。機遇洞開,都江堰如何將政策優勢變成產業優勢?從去年年底開始,一場關於“創新發展 轉型升級”的全民大討論便在都江堰市各個層面展開。規劃:借力國際知名調查機構與此同時,都江堰邀請國際知名的調查機構仲量聯行,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等進行第三方調研評估。“都江堰要求很高。”仲量聯行華西區董事總經理吳允 鏊擔 “要我們站在全球視野觀察都江堰。”為此,仲量聯行方面除了歷時2個多月做好對都江堰本身的調研外,還廣泛調研國際上和文件倉江堰一樣靠近大都市的旅遊城市,並對比國內杭州、廈門、青島、麗江等城市,研究省內峨眉山、九寨溝、稻城亞丁等旅遊目的地的發展模式等。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都江堰市提出目標:力爭成為成都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過程中的“旅遊總樞紐、都市後花園、開放新窗口”。該市將分三步完成由單一旅遊目的地向國際旅遊城市的蛻變:第一步,先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建成兼具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功能的川西旅遊集散地。第二步,再用5年左右時間,全面建成獨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四川旅遊中心。第三步,繼續用5年時間,建成國際旅遊城市。路徑:改變依靠單一的門票經濟模式旅遊業作為都江堰經濟發展支柱之一,面臨旅遊產品單一,四季人流不均,市場輻射範圍小,遊客停留時間短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都江堰提出以生產要素布局為基礎,分三個層次推進國際旅遊城市打造,即青城沿山旅遊區、都江堰主城區、平壩都市農業區。據悉,都江堰將在“大青城沿山旅遊區”設立旅遊改革試驗區,打破現有地域限制,通過調整管轄區劃,實現區域運營管理一體化和資源要素配置一體化,解決目前景區“碎片化”的問題;通過引進旅遊配套企業、項目,改變依靠單一的門票經濟模式,真正實現旅遊產業化,變觀光游為休閒度假游。“比如依托青城山道教文化,衍生出養生產業鏈,讓文化變成項目,項目變成市場主體,市場變成產業。”都江堰市副市長屈軍介紹。目前,都江堰市規劃局局長陳捷正反複修改細化“濱江新區”面向全球規劃招標工作方案。在沿山腳下外江金馬河上,都江堰準備攔河造景,並以此為基礎,方圓4平方公里規劃旅遊城市新區,緩解目前城市形態與旅遊配套極不相稱的尷尬局面。存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9 的頭像
    sgusers9

    sgusers9的部落格

    sgusers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