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漫畫:CFP供圖  8月29日,self storage據媒體報道,西安市長安南路華東服飾廣場北側一家餐館開業時,懸掛的祝賀條幅讓過往路人為餐館老闆的“人脈關係”所折服,5家祝賀單位分別為:西安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工商局、市城管局以及市監獄管理局。  餐館自制政府部門條幅為“撐面子”  9月2日,一名在場人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8月29日,該餐館門前許多熱氣球將數個條幅拉在空中,很是扎眼。  “條幅是紅底白字,大致內容就是這幾家政府部門恭賀‘西華門吳記羊血大王開業’。那些熱氣球飄起來至少有三層樓高,引來很多圍觀群�。大家都在議論,有人說這老闆夠有背景的,也有人說是在胡扎勢(方言,即顯擺)。”他回憶說。  據該人士介紹,“圍觀者大部分是看熱鬧的,覺得這肯定是個噱頭。新店開業,為了吸引更多人注意,來這吃飯。整體上的感覺,這家餐館弄得氣勢有點過大,非常刺眼,影響肯定不好。”  據他介紹,這家餐館整體建築面積為400平方米,經營區為一層。“原來的老店在西華門附近,老闆準備了半年時間,剛剛搬到新地址。我想,他是希望今後在這兒做買賣更順利些,就聲稱是政府部門送來的。畢竟不知情的人看到這些條幅,再想來滋事肯定會有所顧忌。條幅上提到的公安、城管、工商,都是和他開店關係比較密切的單位。”他說。  9月2日,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以下簡稱“雁塔分局”)相關工作人員就此事回應了中國青年報記者。  據介紹,8月29日,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明德門派出所(以下簡稱“明德門派出所”)接到群�舉報稱:長安南路華東服飾廣場北側一“羊血大王”餐館開業時懸掛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城管局、市監獄管理局“祝賀開業大吉”的條幅,引起周圍群�的質疑。  明德門派出所民警接到舉報立即出警,將當事店主楊某帶回調查。據瞭解,涉事店主楊某系西安市未央區人。事後,楊某已承認:為了擴大新開業飯店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避免在經營過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擅自在街邊一家廣告店花費2000元製作了政府相關部門的祝賀條幅。飯館開業當天,楊某未經相關部門同意便假冒政府機關名義懸掛了上述5條祝賀條幅。  雁塔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楊某的做法是自我炒作,屬於虛假宣傳,不僅構成了侵權,同時損害了政府形象,誤導了公�。目前,楊某已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商家要合法經營,以誠信取勝。假冒政府機關名義發佈虛假廣告、進行虛假宣傳,破壞政府機關在群�心目中的形象,屬於擾亂社會秩序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事發後,楊某解釋稱:“以前老店生意不錯,因為拆遷不得不搬,籌備了6個月,將原有資本加上借貸的60多萬元,總共投了100多萬元進去。花2000元做了這些牛氣的橫幅,沒想到讓自己觸犯了法律。”  他表示自己“意識還是淺”,“新店是想撐個臉面,本來說不要氣球,後來說有氣球氣氛好一些,一弄氣球底下又得掛些字,所以就想寫這個(條幅)撐個面子。”  明德門派出所民警李新紅曾向媒體介紹,針對楊某的處罰依據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1條規定,按照相關規定對其處以3日行政拘留。  經營者為何要和政府部門“套近乎”  此次事件最終以一場鬧劇收場。不過,這樣的鬧劇曾在多地上演。  2010年8月,四川省郫縣紅光鎮一家名為“妙味天香食府”的餐廳開業。當天,餐廳門口懸掛了該鎮政府和派出所等單位的祝賀條幅。此後,紅光鎮政府黨政辦主任表態“條幅是酒店自己掛的”,並稱“不允許借政府之名炒作”。  2011年9月,黃山市祁門縣一家茶餐廳開業,門口赫然懸掛安慶市人民政府、懷寧縣人民政府、祁門縣人民政府等部門的祝賀條幅。事後,牽涉其中的政府機關均否認與此有關。該茶樓老闆則解釋:自己是外地人,初來祁門開店,人生地不熟,擅自制作政府祝賀條幅,是想以此顯示自己有背景,避免受欺負。  餐館開業竟不惜違法違規借政府之名炒作——一些經營者的聲音似乎可以回答這其中的緣由。  李英慧在四川省南部某縣經營一家酒樓。“在我們縣上,這家酒樓算是規模比較大的了。一二層為飯店,三四層有客房。餐廳面積有300平方米左右,經營了將近20年。主要是做家常川菜,賣給過路的司機,或者承辦當地酒席。”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她表示,從一開始籌備開酒樓,就得和多個政府部門打迷你倉道。“比如,有很多手續需要通過政府部門審批,餐飲業主要是工商、營業執照、健康證、衛生許可證等。衛生許可證每年都要更新一次。消防、衛生也都有檢查要求,這些審核每年都要更新一次。”  “前幾年,我們還和一些政府部門存在債務糾紛。比如,他們來吃飯的花銷會欠著,有時一欠就是好幾年,我們也只能扛著。這兩年稍微好些了。像我們這種小地方,基層幹部的權威很大,我們做買賣求的是平安發財,肯定不願意和他們有過節。”她說。  此外,她也承認,當地政府部門很多公務消費也會在酒樓進行。“這部分收入對我們而言也很重要。另外,酒樓和政府部門關係較好,也可以避免很多社會上的麻煩。總之,不管是為了給別人看,還是為了經營需要,沒有哪個做買賣的人不願意和政府部門搞好關係。”她說。  王萍(化名)是北京市海澱區一家餐館的經營者。“餐館不大,90平方米左右,主要經營川味家常菜,到今年已經開了9年。”她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  “和政府部門打交道的地方很多。比如,最近相關部門來查餐館的煤氣管道是否合格。如果沒有單獨的煤氣間或煤氣間有易燃品等,工作人員來檢查時都會拍照,然後經營者確認是否存在問題,再接受整改。整改後再拍好照去相關部門,同時接受罰款。罰款是有依據的,還會開出罰單,到指定銀行去辦理,交完款會有回執單。”她說。  不過她表示,這屬於“規範的操作模式”。“還拿檢查煤氣管道這個事來說,也有一些管理者在鑽空子,尤其是在偏僻、較小的片區。有時管理部門來檢查,說罰就罰,說罰500元就罰500元。罰款也是當場給現金,依據、罰單、回執什麼都沒有。這種情況下,你就必須和管理部門搞好關係。如果認識人,可能打個招呼就算了,如果沒有,就得認罰。”她說。  “經營者肯定願意和城管、工商、衛生、公安部門搞好關係。而且,這樣一來,周圍的商戶也不太敢找麻煩。”她說。  “除了開業之初有很多打交道的地方,餐廳開起來後,衛生許可、營業執照、員工健康證、自來水合格檢測等,都得定期檢查。如果有熟悉的人,事情就好辦多了。很多都不用親自去,找別人把資料拿去就可以。而且,可以更早地瞭解到新政策。”王萍說。  商家“權力依賴”引反思  許多商家打出政府“旗號”,引起不少學者的關注。  “這一現象折射出的深層社會問題令人深思。商家之所以想方設法與政府‘套近乎’,說到底還是為了給自己抬身價。這在很大程度上緣于對權力的崇拜和依賴,期待借此來顯示自己有背景、有後台。”媒體評論員翟春陽表示。  “曾有多家媒體曝光地方政府公款吃喝打白條事件。從這些事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政府職能部門面前,飯店經營者明顯處於弱勢地位。”他說,“如果不接受官員打白條、主動與之套近乎,甚至會面臨經營風險,關門停業都是有可能的。尤其在一些欠發達、偏遠地區,由於對權力的監督、舉報渠道不暢通,商業經營中對官員、行政的依賴程度更高。”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部主任竹立家認為,當前在公共管理中,很多人對行政權力都存在較大的依賴性,常常樂於尋找權力庇護。  “經營者希望借此尋求特殊政策,依靠行政權威幫助自己。其實很多經營者的解釋已經道出了其中原委:擅自掛政府祝賀條幅,無非是想顯示自己有背景,避免受欺負。與其說這樣的心理是一種權力崇拜,不如說是對權力的畏懼。”他說。  他認為,這樣的現象值得深省。“政府部門原本應俯身為公�服務,但是現在不少幹部卻成了公�服務的對象。一些基層幹部行為失範、失樸、失德比較嚴重,‘吃、拿、卡、要’成了一些人的生存手段,損害了幹部隊伍的整體形象。作為餐館的經營者,不滿足官員要求,他們可以找到很多辦法刁難你。”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類畸形的官文化不斷衍生並滲透至別的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假冒政府部門的條幅就不足為奇了。”他說。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張孝德表示:“理想的狀況下,政府、市場各司其職,政府提供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市場環境,商業機構依法經營、照章納稅,政府對市場應該是服務而非控制關係。這是健康的經濟社會應該具備的秩序。而現在商家打著政府的幌子行事,說到底還是社會或市場環境欠佳。管理部門要反思,如何為商家提供更加健康有序的經營環境。”他說。 (駱沙 羅元媛)標簽:楊某 做買賣 條幅 打白條 行政拘留文件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