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所謂「毛派企業家」並不是一個新概念,迷你倉印像中幾年前就有媒體做過以此為題的報道,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幾乎都是毛派,即使在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互聯網領域,也不乏「毛派企業家」。「毛派企業家」有如下特徵:以毛澤東思想為師,以毛選為個人或企業管理教材,以「農村包圍城市」「游擊戰」為綱領制定企業戰略戰術,以延安作為革命聖地,時常組織公司管理者參觀旅遊一番。他們還經常把企業發展的轉折點比做遵義會議。放眼全世界,大概只有在中國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美國恐怕聽不到哪一個企業家說他從華盛頓或是林肯那�吸收企業管理經驗,在日本,也聽不到稻盛和夫們從明治的言論中得到啟示。如果有的話,恐怕也會被當做異類吧。只有在中國,「毛派企業家」隱隱然卻是主流,無論是還在神壇上的企業家還是那些失意的企業家從不諱言從毛那�借鑒成功的經驗和思想,細思恐極。為甚麼這麼多「毛派企業家」?或許不同的人會有不一樣的解釋。以我淺薄之見,改革開放也才三十多年,曾經有那麼幾十年�,沒有所謂民營企業,也沒有企業家,商業文化也幾近剷除殆盡。現在最成功的這一批企業家幾乎都是運動年代的間接受害者,大部分沒受到現代教育,在他們最需要養成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時候,沒有別的營養可以吸mini storage,沒甚麼別的東西可以閱讀,耳濡目染都是毛,毛選大概是他們看的最多的書籍,正因如此,當他們有一天面對商業困境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想到從最熟悉的東西那�得到啟迪。毛選,是這一代企業家的聖經。最資深一輩的企業家用毛的方法取得了成功,從歷史來看,有其必然性;稍晚一點崛起的企業家,比如六零一代則聽從老一輩企業家的教誨,或是從他們那�偷師,捧起了毛選作為他們管理武器。令人詫異的是七零一代也開始追隨這個路數,他們跟隨MBA同學一路去井岡山朝聖,去延安旅遊,我猜測是因為一部分MBA 教授本身也是「毛派企業管理」的野路子??而八零一代眼看�也有這個趨勢,這就十足弔詭了。或許接受過西方教育的企業家能好點? 倒也未必。這些海龜中青年因為對國情不夠熟悉,反倒熱衷搞甚麼「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隱隱然是在追隨青年毛的成長路線。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的「毛派企業家」,所以,才會看到諸多過勞死,諸多大幹快上,趕英超美,畝產萬斤,旁觀者也才會把「一將功成萬骨枯」掛在嘴邊。你絕對聽不到「以人為本」,企業員工就是機器,就是供養母體(Matrix)的克隆人。有的時候,看到一兩個知名互聯網公司的企業家無門無派的管理風格,還是挺令人欣慰的。 (文/小道消息)self stor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