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鵬臨近春節,銀行理財產品紛紛開�“春節模式”,預期年化收益率再度走高,預期收益率超過5%甚至6%的高收益產品十分普遍。理財專家提醒,1月很可能是數月內銀行理財產品高收益盛宴的最後時刻。過了1月,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將大幅回落,普通投資者可能要等到6月才有購買高收益產品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銀行發行的一些高收益理財產品中,不乏超過7%以上的結構型理財產品。對於這類品種,大多數銀行理財專家表示,穩健型投資者最好不要碰。專業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已經披露到期收益率的產品中,99.迷你倉6%的產品實現了預期最高收益率,但是沒有實現的100款產品均為結構型理財產品。春節將至,工薪族開始翹首盼望年終獎金髮放、老闆們開始盤點一年收穫,如何進行年終理財。理財師建議,5萬元以上且資金短期不用的客戶,可關注銀行理財產品;5萬元以下或資金短時要用的客戶,可關注貨幣基金產品。目前,各家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令人心動”。選購理財產品時,不僅要考慮期限和預期收益率,還需關注該行理財運作是否穩健,歷史業績如何,信息披露是否充分。鑒於銀行超短期理財產品較少,資金量不大或對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可充分利用近期貨幣型基金收益較高的特點,選擇銀行代銷的貨幣型基金或對接貨幣型基金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倒逼銀行業改革的勢頭愈加明顯。近日有self storage息稱,銀行資管計劃(含傳統銀行理財產品)將率先試點下調5萬元起購的投資門檻,而且首次購買時不需要再到櫃台面簽,可在網上進行風險測評。一位銀行理財經理認為,在互聯網金融衝擊下,取消首次面簽勢在必行。在傳統銀行銷售模式中,首次面簽最短要半個小時,但互聯網金融的銷售模式往往只要幾分鐘。未來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很可能是網絡、手機,網點只輔助銷售。互聯網上破六、破八的高收益率讓投資者眼花繚亂,但一些人對七日年化收益率的概念並不明確,甚至將其與每萬份基金淨收益混為一談。專家提醒,投資者應掌握不同收益率內涵,進而對互聯網理財產品做出理智判斷。每萬份基金淨收益是指投資一萬元在當日的獲利金額。七日年化收益率是用過去七天的每萬份基金淨收益加總後再進行年化處理,只能反映過去的收益情況,而不能體現當前收益水平。據金融界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統計,本周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周均收益率略有降低。14天、1個月、3個月和12個月以上期限理財產品的周均收益率出現降低,其中1個月期限理財產品的周均收益率降低幅度最大。從收益率分佈來看,各期限預期收益率最高產品屬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7天、14天、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以上,這六種期限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產品均被平安銀行發行的產品所占據。其中,平安銀行的一款人民幣理財產品以高達11%的預期收益率奪得了3個月期限第一的位置。迷利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