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經緯[ 經濟系統的複雜性決定了經濟指標的適用性以及央行預測的偏差,儲存倉央行的決策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 9月18日晚,中秋節前夜,美聯儲把全球投資者狠狠地耍了一把。市場所預期的美聯儲削減QE並未出現在FOMC決議中。這就好比�人勒緊褲腰帶,屏住呼吸準備賽跑時,發令槍突然卡殼了,真是讓人泄氣。泄氣之時,金銀怒漲。但就在9月20日晚,兩位地方聯儲官員的收縮QE言論又讓市場坐了個過山車,金銀大跌。美聯儲不是一直奉行前瞻指引的嗎?不是以避免金融市場大波動為溝通準繩嗎?本次FOMC決議可謂將美聯儲的聲譽盡毀。美聯儲的“神廟”籠罩上一層陰影,但金融市場不相信投資者的眼淚。那麼,美聯儲為何變卦了呢?市場反身性導致的意外有些時候,我們都以為要發生的事偏偏沒有發生,在譴責某人或機構失信之後,群�會再次平靜下來,卻很少去追問背後的原因。然而有時候,正是群�的期待,讓本要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對於暫不退出QE的決定,本次FOMC決議解釋:“委員會看到了經濟和就業市場的下行風險,雖然這樣的風險從去年秋季以來已經有所減弱,但是最近幾個月以來金融環境的收緊如果持續下去,就有可能造成經濟和就業市場改善的速度放緩。”也就是說不縮減QE的原因是市場環境收緊。確實,自從5月22日伯南克在國會表態將退出QE以來,金融市場一直戰戰兢兢,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已經卷起兩輪風暴了。金融市場的未雨綢繆卻成為聯儲緩退QE的原因,這正是金融市場反身性的體現。談及反身性,不能不提索羅斯。索羅斯說,有效市場假說及其衍生的市場原教旨主義無論是在學界還是投資界都是根深蒂固的,但反身性理論在金融市場實踐運用中有說服力得多。可以想象,聯儲放出風聲,市場開始揣摩,聯儲再揣摩市場,如是多重博弈。當聯儲覺得市場已經理性或政策預期基本達到,也就難免在此時暫緩了。前瞻指引仍需服從相機抉擇7月初,歐洲央行、英國央行開始效仿美聯儲的“前瞻指引”,作為一種貨幣政策制定機構與市場的溝通方式,有望成為防範金融市場暴漲暴跌的緩衝墊。但筆者在《央行“前瞻指引”幻象》中提到,“前瞻指引”存在一個幻象,因為經濟系統的複雜性決定了經濟指標的適用性以及央行預測的偏差,央行的決策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讀懂央行的思路同樣需要科學與藝術。回到實例中,6月20日,美聯儲QE退出時間表與路線圖明確化。但筆者當時即說前面未必就是一馬平川,因為伯南克當時說:“最重迷你倉最平的不是時間和日期,我想傳遞的最重要的信號是,我們的政策要視經濟而定。”“要視經濟而定”意味著相機抉擇,但當時顯然被忽略了,當時的美國經濟數據確實給了市場想象空間。如果事後想做諸葛亮,只能從9月6日晚公佈的美國8月非農數據來分析了。8月非農數據詭異得很,新增就業16.9萬人,市場預期18萬,失業率為7.3%,市場預期7.4%。失業率超預期,看上去不錯,但是勞動參與率繼續出問題,8月為63.2%,為1978年以來最低。更令人驚訝的是,7月新增就業人數由16.2萬人下修至10.4萬人。這般跛腳的非農數據,給了市場存在數據操縱的臆想,但在聯儲看來,失業率問題“失真”越來越嚴重了。之前伯南克也數次提到失業率數據統計上的問題。但筆者以為,除了7月新增就業人數讓人詫異,勞動參與率問題並不嚴重。因為美國勞動參與率下降是一個長期趨勢,和嬰兒潮密切相關,1946年~1964年,美國嬰兒出生率顯著上升,1965年美國勞動力參與率開始上升,到2000年這些人開始退出勞動力市場。不過,從政策角度而言,既然聯儲認定就業市場沒那麼好,並且調低未來的經濟預測,那就遵從聯儲的“命令”吧,畢竟這個“相機抉擇”的主導權是掌握在聯儲手中的。債務上限的左右從反身性到相機抉擇,顯然還不足以解釋聯儲變卦的原因,那麼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正在面臨的債務上限之爭。前些日子讀《歐元悲劇》,突然生出一些感慨——貨幣方面的書讀得越多,越覺得央行的敵人並不是通脹,而是政客和財政部。譬如歐洲央行,在政客圍剿之下,德意志銀行的獨立性傳統在內部日漸式微,而諸如希臘之類的“豬國”的債務貨幣化也在倒逼。話說沃爾克當年執掌美聯儲之時,財政部整一個拆台的。套用在美國目前正面臨的財政危機上,美聯儲難免受此影響。從今年5月初到這次議息會議之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超過1個百分點。對於美國經濟複蘇來說,這顯然不是好消息。此外,這也意味著美國政府債務成本的加重,而10月美國將再次面臨國債上限之爭。2011年,兩黨為提高美債上限博弈兩個多月,直至在8月2日違約前的最後10多個小時才達成協議。雖然此次兩黨的博弈依然會是“認認真真走過場”,但聯儲在此問題不確定前觀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既然退出QE已有時間表和路線圖,那麼退出是必然的,至於時間點,就要看美聯儲10月末以及12月的會議了。(作者為本報編輯,新浪微博:@艾經緯CBN)儲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