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吳雙建29日,文件倉有關部門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工大會上宣佈,袁振國不再擔任院長等職務,教育部同意其辭職。(7月30日《新京報》)袁振國此前深陷輿論風暴。先是“公費攜妻出國考察”,11天行程中僅約10小時用于公務,遊覽包括賭船在內幾十個景點;後被指在四川出差時,差旅費用超標,有人曬出了9952元餐飲發票及3864元住宿發票。可惜的是,直到他提出辭職,這些事情都沒有得到證實或證偽。或許,主動提出辭職,雖然沒加“引咎”,也算是從另一側面印證事件有一定的真實性。此舉呢,算是對公�有個交待,當事人以及單位也能保全面子。而且,客觀來說,主動“辭職”比起被組織“免職”,算是有勇氣多了。不想為袁振國喊冤,但他的確是一個犧牲品。出國考察即為出國旅遊,在一些政府部存倉和事業單位,都作為隱性福利存在。可以說,在中國教科院,不光是院長,恐怕不少人,都大方無愧疚地享用過。出國之前,找個由頭,出國歸來,寫個報告。學到多少能用的知識,當事人心裡也有數。袁振國的不幸,就在於其旅遊行程的遺失,被人抓住了把柄。如果紀委從內部賬目查起,有多少袁振國,要“免職”或“辭職”呢?因公出國,每個部門每年都雷打不動地列支經費,全國相加總量驚人。當前嚴控之下,公款出國的情況依然還在。很多人現在要做的,不是“拒絕”,而是想方設法保密,不被抓住。當然,真正的出國考察,走出去學習先進的理念,本身不是什麼壞事。只是,這些考察更需要強有力的規則和考核加以規範,能避免“出國考察”異化為“出國旅遊”,讓考察的效果落在實處。否則,那些變味的考察,還真是沒有存在的必要。自存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