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自存倉記者在萬源夾道看到,胡同內正在進行修繕改造 攝/記者 洪煜北起八角琉璃井、南止後孫公園胡同、東達廠甸、西與泉郡會館為鄰,占地9000多平方米,坐擁219間房屋。這就是曾經冠絕京城的“京師第一會館”——安徽會館。但現在風華已逝,若不仔細瞧,即便從正門經過,也容易忽略掉它。據悉,安徽會館周邊規劃初步方案6月完成。記者今天現場探訪得知,琉璃廠西街到安徽會館將打造文化旅遊體驗區,同時會館戲樓將打造京劇文化傳承基地。它曾是京師第一會館 具有重要政治意義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各地在京的會館建設也同步跟進。到了清朝,會館數量更是大增,最多達到了405家,並出現了“京師第一會館”——安徽會館。安徽會館位於原宣武區後孫公園胡同,門牌為3號、25號、27號院。公元1871年,清末洋務派大臣李鴻章和兄弟利用後孫公園(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孫承澤所建私宅)原址修建。館舍219間,占地9000多平方米,分東、中、西院。與其他會館不同,安徽會館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這裡不僅是當年以李鴻章為首的淮軍集團議事的地方,也是後來戊戌維新運動中強學會所在地。安徽會館大戲樓是北京目前僅存的四座民間戲樓之一,清初戲曲名作、洪升的《長生殿》曾在此上演,同時它也是目前四座戲樓中唯一沒有正式�用的。它曾歷經三個五年規劃 但騰退進展不大建國後,安徽會館戲樓等四棟建築長期被作為庫房使用,損毀嚴重。1984年,安徽會館被列入市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由原宣武區政府出資對會館戲台進行修繕。2001年6月,大戲樓等四棟文物建築的搶險修繕工程完成(占地面積1091平方米,建築面積1171平方米)。會館的修繕保護也開始了三個五年規劃的漫漫長路。2006年6月,安徽會館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安徽會館”、“中山會館”兩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在京港洽談會上,引起了參會各方的格外關注,並有消息傳出,要打造“京師第一會館”的文化品牌。2009年促進南城加快發展計劃中提到,重塑“京師第一會館”,將推進安徽會館保護利用項目一期工程,推動安徽會館中路南院居民騰退和後孫公園道路改造。安徽會館�動騰退。在2010年區兩會上,原宣武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進安徽會館騰退,是宣武區2010年重要工作中的一項。2011年,有消息傳出,西城區將完成安徽會館、中山會館、粵東會館的騰退保護工作。目前,安徽會館內有居民120余戶。從騰退�動到現在,雖已騰退出幾戶,但大部分院落仍為民居。目前狀況館外 8條胡同巷道兩年內復古修繕琉璃廠西街至安徽會館將打造成京味文化旅遊體驗區,目前該項目正向北京市旅遊委申報。為了提升琉璃廠西街的整體環境,不久前,該處拆除了違法建築,將道路拓寬了1到2米。椿樹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介紹,街道還聘請了專業古建修繕隊伍,將商戶和居民房屋修繕成與西街風格統一又各有特色的復古建築。從琉璃廠西街往南穿,就可到達安徽會館。而會館周邊的南柳巷、西南園胡同、琉璃巷和萬源夾道年內將修繕改造完成。上午,記者在萬源夾道看到,巷道里掛起了施工現場的牌子,工人們正對屋頂進行修繕。改造後將延續琉璃廠西街的仿古風格,著重凸顯老北京胡同韻味,使遊客能享受到地域特色的戲劇、文學及傳統民俗等京味文化主題旅遊項目,還能遊覽名人故居、會館、胡同以及傳統街區為核心的歷史文化旅遊街區,預計年底建成。為方便市民停車,椿樹醫院和北柳巷的停車場進行了改造,可提供117個車位。另據瞭解,明年,會館附近的鐵鳥胡同、興勝胡同、西夾道、後孫公園等也將進行修繕改造。館內戲樓將傳承京劇因為大門被遮擋,看不到,記者沿著會館戲樓的圍牆走,側邊有1個小門,聽說這裡曾是戲樓的消防通道。穿過1米多的巷道,有一間廁所,廁所對著的就是戲樓的後門,外面整塊地方也很狹窄。“聽說是唱大戲的地方,去年好像修了,但從來不開。”周邊的居民伸長了脖子介紹道。記者也嘗試著敲了敲門,但沒人應聲。“戲樓修繕後空置了,我們看著浪費,想利用起來。”負責該處的椿樹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安徽會館周邊騰退已列入區里的十二五規劃。 未來會館里的碧玲瓏館將傳承徽文化,展示安徽會館的歷史變遷。而戲樓將作為梨園文化傳播基地,比如展示國粹京劇的發展,舉辦京劇票友大賽等。本版文/記者 周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gusers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